本文内容据央视四套3月5日《中华医药》栏目于21:00播出“中华医药,抗击疫情”特别节目整理。
主持人李七月:今天我们请到演播室的嘉宾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刘剑峰,欢迎您,刘主任你好。
刘剑峰医师:主持人好。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
借助现代科学手段,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新型冠状病毒的真实面目,还能够知道它引发疾病的具体过程。但是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科技还没有这么发达,现代医学还没有出现,古人又是如何看待病毒与它抗争的呢?
“疫,民皆疾也”。疫病始终伴随着人类历史而存在。
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自西汉以来的2000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52次重大流行疫病,最终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东汉末年疫病频发,医圣张仲景撰写了第一部防治瘟疫的著作,《伤寒杂病论》。唐代近300年间仅记录在册的瘟疫就有21次,药物外用是当时瘟疫预防的重要途径。有佩戴、烧、熏、涂抹、点眼、洗浴等。在防治瘟疫的技术上,明代取得重大突破。
用于防治天花的种豆技术,不仅开启了人类彻底战胜天花的序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疫苗的雏形。到了清代,瘟疫学大家发展了温病学,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说体系。由此可见疫病从没有远离人类,但人类也从没有被疫病征服过。
(主持人)
人类抗争疫情的历史从来都在持续中,看完这个短片我们也可以简单了解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可谓是坎坷、曲折,如果不是一代一代的医者舍身而出去攻克的一些疾病,可能就不会有人类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