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中医药>仲景文化

《金匮要略》论下利病及转归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09/06/12
2390
分享:
       正确辨病识证是治疗疾病的前提,是立法处方的依据,是取得较好疗效的关键所在。《金匮要略》所论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两个方面,内容较多,现就下利病辨病思路与据脉凭症判断疾病预后作一探讨。
仲景牌六味地黄丸
热文 男性能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吗?
推荐 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患者益处多
  地黄丸用药三十问
六味地黄丸,您可以知道的更多

  辨泄泻与痢疾

  《金匮要略》所论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两个方面。泄泻与痢疾二者均表现为便次增多,粪质稀薄,且病变部位均在肠间。泄泻者,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多有腹痛。如36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属虚寒泄泻兼表证。45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其“下利”,当为阴盛格阳的虚寒泄泻;第37、38、39、41条所述的下利为实热泄泻。

  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为主症,其痛便后不减。如42条“下利便脓血者”是气虚不固,滑脱不禁而成的久利;43条“热利下重者”,和11条热利兼呕,均指痢疾。另外,原文40条论述下利愈而复发,即“休息痢”。可见仲景依症状判断泄泻和痢疾。

  辨下利病的性质

  下利病主要可概括为虚寒和实热两种类型。病属虚寒者有4条:36条属脾肾阳虚,虚寒下利又兼有表证;45条当为阴盛格阳的虚寒下利证;47条“气利”,是指气虚不固,虚寒性肠滑气利证;42条“下利便脓血者”,是久利不止,脏气虚寒。病属实热者有6条:有第37、38、39、40、41条所述的下利为实积下利,43条“热利下重”属湿热痢。

  判断疾病预后及转归

  原文25条以脉象辨别下利病情的进退,“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由于病邪入里,阻滞气机,腑气不畅,肝气不调,故见下利腹痛,里急后重,脉沉而弦;若下利而脉反大者,为邪气内盛,大则病进,故云“为未止”;若下利而邪气渐衰,阳气开始恢复,则脉微弱而数,故知下利将自止。虽有发热之症,而正气渐复,预后良好,故曰“虽发热不死”。

  原文26条辨下利危候之顺逆。“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是脾肾阳衰,阴寒内盛;“灸之不温”说明阳衰难复,脉气不通。“若脉不还,反微喘者”,乃阴气下竭,阳气上脱,阴阳离决之危象,故曰“死”。“少阴负趺阳者”,少阴肾脉弱于趺阳胃脉,为脾胃阳气有来复之机,故“为顺也”。胃气存亡与否,是判断其预后吉凶的依据,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本条“少阴负趺阳者”就说明这一道理。

  原文35条论述虚寒下利而阳微欲绝的转归。“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是下利之后,耗阴损阳,阴竭阳衰,若在一定的时间里阳气来复,脉续出,“手足温者生”,预后较好;反之,“脉不还者死。”为阴阳不续,生机将灭,故预后不良。

  原文27条论述下利渐愈之脉症。“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阴寒下利,本为阳气不足,应手足厥冷,畏寒倦怠。若症见微热、口渴,说明阳气来复,阳能胜阴;更见脉象微弱,表明正衰而邪气亦衰,正复邪去,故其病当自愈。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