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写下标题《我与中医药的故事》,同时在想,我与中医药是什么时候有了联系呢?第一反应是因为我在中医药大学读书,所以有了种无形的力量将我与中医药拉近。但如果再仔细回想,故事的开端绝不仅仅在于读这所大学,中医中药包含范围广泛,它早已扎根在我的日常生活当中。
前两天,我的一个朋友给我发微信,说中医可太神奇了!我惊讶于专业并非中医的她是如何发出这样的感慨,细问才知道,原来,她总是月经不规律,就是那种该来不来,月经延后的状况,然后她就在网上搜索相关的穴位,想看看有没有可以缓解症状的简单疗法,看到了有个叫“制污穴”的穴位,位于大拇指背侧,本来已经推迟了十天的月经,她按了一天制污穴,当天晚上就来了。
对此我也觉得非常神奇,这也是我头次听说“制污穴”这个穴位。尽管上学期已经学过了《针灸学》,但对其的理解还停留在书本表面上,而这次朋友的亲身经历,让我更加意识到穴位的用处与功效是不可小觑的。
如果说,上面的穴位一事非要说成一种巧合的话,那我还有一件事可以分享,也是切切实实发生在我身边的,中医药发挥了巨大疗效的,让我及我的家人更加喜欢中医药的故事。
我的小姨,她自从生了孩子以后,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小病不断,难以根治。现在只记得有段时间,她的眼睛反复出现麦粒肿,有时候是一个,有时候是两三个,医生说是胎毒未除尽,集中到了眼睛上,要治疗的话就是手术切除,非常疼。但是,切除过一段时间以后,又长了出来,就是这样反反复复的,几年时间,花了很多钱,做了很多次手术,眼皮都变短了,连睡觉闭眼都成了件难事。后来,我姥姥听说有一位中医医生可以治疗这个,便用他的偏方试试看,花了不到五十块钱,吃了就好了,到现在已经快二十年了吧,麦粒肿再也没有复发。
因此,事实上,中医药早已出现在我的生活当中,只是当时的自己没有留心关注。中医是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最简便的诊断手段。虽然比核磁共振ct的性能差很多,但是它简单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西医的不足。
我也相信,无论现代科学如何发展,中医药是不会没落的,因为已经有无数条无形的束带将它与我们的生活牢牢的联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