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三(1月27日),仲景宛西制药部分车间开始复工生产。
在公司董事长指导要求下,仲景宛西制药拉开了生产一线车间员工的战“疫”号角。此时,那些已经放假在家的车间员工,是如何应对封城封路,克服困难按时到岗,如何在人手不足、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加班加点,保质保量追赶进度?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车间工友提前复工都遇到了什么。
李志斌是固体制剂三车间主任,家住平顶山汝州。固体三车间主要生产银黄颗粒、感冒灵颗粒、板蓝根颗粒等产品,多是感冒清热类的,在这个人心惶惶的时刻,也成了市场的紧俏产品。
李志斌初二接到公司复工通知,下午他就和同事一起驾车从汝州赶回西峡。一路上还算顺利,但是大过年的,午餐虽在公司解决,早晚饭就只能自己一个人简单凑合了。
像李志斌这样家在外地的车间员工不在少数,固三制粒工序程启超就是其中之一。程启超在得知公司需提前开工时皱起了眉。他皱眉并不是不想上班,而是因为“封路”担心不能上班。他家住内乡,与西峡隔邻,但在这特殊时期,内乡到西峡算是出县务工。
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家人把他送到内乡和西峡交界处,然后步行近两个小时到双龙镇,在双龙镇由朋友接到西峡。由于步行耽误了时间,第二天早上又要正常上班,所以直到夜里八九点下班后才匆忙去超市买了一堆泡面。但他没有抱怨却说:“现在尽量不要频繁调换(换班)人员,少出来一个人就少了一份危险。我们能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件很荣幸的事情”。
采访李志斌,不只是因为固三车间生产的都是当下应急紧缺的产品,也是无意中通过质量保证部李海军主任处了解到车间提前复工的情况,特别提到李志彬天天镇守在车间。
李志斌对此倒没有多说什么,这段时间生产任务紧,现场、安全、记录、辅料账目、质量、培训等等各项丝毫不敢马虎松懈, 加班是自然不过的事儿。
他说在他们车间机装工序,有一群“夜猫子”,为了赶生产任务,一天24小时机器不停,人员不断,且多是女工,她们是家里的妻子、儿媳和妈妈。她们有着太多的牵挂和被牵挂。
其中一位刘红丽,公公生病住院需要照顾,她老公在抗疫一线执勤,车间生产也急缺人手,当家庭和工作需要兼顾时,老公给了她极大的支持,将自己调成了夜班执勤、白天照顾老人家,就这样夫妻两个白天黑夜的轮换着,既完成了工作又照顾了家。
在他们固三车间,她说这样的员工不是个案。
李彦飞是固体制剂六车间检质员,腊月二十九,从公司钉钉群里,接收到公司关于严防肺炎疫情的提示要求,她就一方面感受到公司对员工的关爱,也感觉得了事情的严重性。
初五上午她接到通知,固体制剂六车间初六开始生产抗新冠药品,通知要求在县城内确定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无与武汉有接触的机装人员上班。
由于疫情加剧,正月初三开始,西峡县城周边的乡镇已陆续封镇、封村。李彦飞所在的村防范意识强,管理严格,刚开始由于还没有统一的健康证明,既便公司出具有“上班证明”也无济于事。经过几次与村防控工作人员沟通,最终以早晚登记、测体温、报备的前提下,李彦飞才踏上了上班的路。
随后,交通工具也受到限制,禁止机动车出行。没有交通工具的,近的步行,远一点的骑自行车、电动车,有的甚至借车上下班。李彦飞从家到公司,骑电瓶车需要四十多分钟。每天加完班到家差不多都八九点钟。
李彦飞觉得这些没啥,她说主要是有些工序因疫情原因,上班吃饭问题也成了大难题。公司虽然供应午餐,但是因为大多数岗位的人员都是24小时轮班制、外面的饭店都不开门,大家都是靠随便吃点方便面充饥。时间紧、任务重,有的同事甚至顾不上吃饭或者忘记吃饭,一直坚持到下班回家。
车间一线员工,工作大多单调枯燥,他们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当公司需要的时候,当任务来的时候,他们识大体顾大局,拎的清看的明,都能认认真真干好自己的本职、站好自己的岗,不会因为个人原因影响或耽误工作,只会将岗位职责发挥到极限,发挥到淋漓尽致。
在这场战“疫”中,在我们公司内部,他们是冲在最前面的人,据统计,固体三、六车间开工以来单用于一线医务人员防控用配方颗粒,就生了100多万人份,分别赠送南阳、郑州、开封、三门峡等地,为打赢防新冠肺炎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