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中有一个方剂叫吴茱萸汤,方中的君药为吴茱萸,它是一味辛苦大热药物,我们来了解一下张仲景是如何用此方治疗疾病的。《伤寒论·阳明篇》说:“食谷欲呕,属阴阳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对于这个条文,其重点在于“食谷欲吐”。一般恶心呕吐的症状,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出现,如果吃了饭出现,这是因为胃寒,因为胃主纳谷,现胃不受纳,所以呕吐。吴茱萸是辛热入厥阴肝经的药,张仲景祛其温中降逆的作用,来治疗病人的饭后呕吐。
《伤寒论·少阴篇》:“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这个条文的重点在于手脚冰冷和烦躁。这里的手脚冰冷好理解,也好诊断,因为病人可直接告诉你。烦躁可看病人的表现来断定,观察病人左右翻腾,坐立不安就可断定病人有烦躁的现象。当然,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烦,什么是躁。烦与躁常并称,但烦、躁两者,有一定的区别。烦与躁虽多并见,亦可分见。《黄帝针经·五乱篇》说:“气乱于心,则烦心密默,俯首静伏。”说明烦者虽心中闷乱,懊恼不眠,外观其形,也可俯首静伏。而躁则不安而动,肢体扰乱不宁,其形不静,若神虽乱但形静,就不能说躁。也就是说胸中热郁不安为烦,手足扰动不宁为躁。
从中医定性来说,躁属阴盛,烦属阳胜。躁虽属寒但阴中有阳,烦虽属热但阳中有阴。著名中医王肯堂在《证治准绳》说:“先贤治烦躁,俱作有属热者,有属寒者治。独烦不躁者,多属热,唯悸而烦者为虚寒;治独躁不烦者,多属寒,唯火邪者为热。盖烦者心中烦、胸中烦,为内热也;躁者,身体手足躁扰,或裸体不欲近衣,或欲在井中,为外热也。内热者,有本之热;外热者,多是无根之火,故属寒也”。这也就是张仲景所说的真热假寒和真寒假热。
前面说了,吴茱萸是入肝经的药,在这里,吐利是阴邪在里,上扰脾胃而引起的,四肢冰凉,是阳气不能到达四肢,烦,躁同时出现,是阴盛之极,阳气内争而引起的扰动不宁。厥阴为两阴交尽之所,一阳的真气起于其中,阳气大虚,则三阴浊气直逼中上,则阳明的键运失职,少阴的真阳浮露,则吐利厥逆,烦躁欲死,食谷欲呕等症状都会出现。所以张仲景用辛苦大热的吴茱萸直入厥阴,来降阴盛的浊气为君药,用人参的甘温大补正气,升其垂绝的生气为臣,姜,枣助胃益脾,止呕而行四末。
《伤寒论·厥阴篇》:“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干呕是有呕的表现和声音,但没有实物吐出。涎沫是呕时涌上来的咸苦口水,是厥阴的寒气上扰于胃所产生的。头痛一症,如果是三阳经的头痛,必有发热的症状,太阴,少阴都没有头痛的症状。只有厥阴经与督脉交会于巅顶,所以也只有头痛而没有发热的现象。一般人头痛都会有想呕的现象,但这里呕的是涎沫。所以头痛欲呕不发热带涎沫是典型的吴茱萸证。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对于这个条文,主症在呕而胸满,呕逆必伤胸中阳气,若胸中阳气充实,则不受邪的侵扰,则胸部不会满。若胸中阳气虚,再加上阴浊的侵扰,呕吐之后,胸阳更虚,阴邪更是变本加厉,导致胃气不和,胸满而更呕。吴茱萸善驱浊阴,人参补虚,姜枣宣发上焦的正气,则诸症消失。
总之,吴茱萸汤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呕吐,特别是进食而呕吐,呕吐而胸满,头顶痛,头晕,呕涎沫,但没有发热。呕吐下利,手脚冰冷,但有烦躁欲死的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