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中医药>仲景文化

全国人大代表、仲景宛西制药董事长孙耀志坐客人民网

来源:人民网发布时间:2017/03/10
2305
分享:

3月7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仲景宛西制药董事长孙耀志应邀做客人民网2017两会高端访谈,就关于加强对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出建议。

访谈围绕如何加强传统中医药文化宣传、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宣传与教育等问题展开,孙耀志认为,随着现代社会中西方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后,传统中医药文化趋向边缘化,加大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宣传对于实现健康中国的中国梦有非常大的作用和帮助。中医药企业应积极相应党和国家政府提出的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传承中医药文化,创新中医药产品,为国人康复、保健服务。他还呼吁,应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工程,结合媒体网络对中医药做出更多、更大的推广,积极推进中医药健康事业快速发展。

访谈之后,孙耀志还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参观交流。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经理董盟君与孙耀志亲切交谈,就未来加强双方在舆情监测、声誉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深入讨论。 

 

( 以下内容为仲景宛西制药董事长孙耀志做客人民网图文直播内容原文,现摘录如下,希望深入学习,积极转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2017人民网两会高端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王婕。今天做客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全国人大代表、仲景宛西制药董事长孙耀志,孙代表,您好!欢迎您![09:58]

[孙耀志]:各位网友,大家好![09:58]

[主持人]:今年两会期间您带来了什么议案、建议呢?[09:58]

[孙耀志]:我今年参加全国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我带来的建议就是,关于加强对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建议。[09:58]

[主持人]:能给我们具体展开一下吗?[09:58]

[孙耀志]:对我国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就是,我们的中医药文化是咱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再说早一点,有咱们中华民族以后、有咱们炎黄子孙以后就有咱们的中医药。为什么?从炎黄二帝,黄帝也好、炎帝也好,直到建国以后,一是当黄帝,二是他还当了医生,他著的《黄帝内经》,到现在还是我们全国各大中医药大学教学提纲,中医院名老中医还有很多经方药。所以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中医药伴随咱们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健康、康复、保健服务。因为西医西药是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以后发展的,也就两百多年历史,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所以说中医中药应该说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起到了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们近年来,或者随着现代社会,中西方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以后,我们中医、中药有点趋向边缘化,所以我们最近党和国家又提出“2016—2030中医药发展规划”也好,“2030健康中国”也好,包括我们去年12月的25日习近平主席签署的《中国中医药法》颁布,到2017年今年的7月1号正式执行。[09:59]

[孙耀志]:所以说如何来加强宣传,叫我们13亿人,尤其从儿童们、初中孩子们,从儿童抓起,人们都得了解中医药,通过了解中医药,叫他认识中医药,中医药和大自然结合起来。所以只有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把中医药文化变成科普性的、口语化的、生活化的,这样才会知道使用中医药,通过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他才能逐步使用中医药。我们现在中医药在咱们13亿人民康复保健中的作用,由过去我们几十年前或者是一百年前的百分之百依靠中医中药,现在我们的中医中药在市场份额上只能占到20%—30%,贫困地区是20%,你想咱们北上广也可能在30%左右,这就是说中医药为什么萎缩?这里面首先是对文化、对我们现代人尤其我们年轻人对中医药不了解。中医药文化最伟大的是从防病到治病、再到康复,三大功能。咱们的西医西药是治病,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大家去了解,像我们人间有四季,有春夏秋冬,有白天、晚上,如何把中医药、把咱们气候、把咱们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所以中医药也是大自然的,中医药从药材来说,许多都是有生命的,植物,生命嘛,还有动物药,还有一些矿物药,所以如何结合我们的生活、结合大自然,了解它,这就是我这次来,建议我们国家有关部门、有关组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好、中宣部也好、教育部也好,如何加大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宣传,如何科普化、大众化,叫全民来了解、全民来认识,才能振兴我们的中医药,振兴中医药以后对我们13亿人的健康,实现我们健康中国的中国梦肯定是有非常大的作用和帮助的。[09:59]

[主持人]:您刚也提到了,其实这个对我们来说有非常大的一个作用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有提到,就是说要支持我们中医药的发展,您认为这个对于中医药有什么作用呢?[09:59]

[孙耀志]:李克强总理在前天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上专门讲了,要支持我国中医药民族医药的发展,今年2017年几项工作中间讲到第八项工作讲到民生问题其中也讲到健康中国的问题,再一个如何加强中医药品种,为13亿人健康保障,而且今年政府要实现全国人民异地看病、异地支付,所以说对我们中医药产业来说应该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作为我们中医药企业,我现在是一个仲景大健康产业,有六个板块,如何将来按照我们党和国家政府提出的,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发展,来传承中医药文化,来创新中医药产品,为我们国人康复、保健服务,这是我们的责任。[09:59]

[主持人]:这是我们的一个责任跟使命。[09:59]

[孙耀志]:对,责任和使命。[10:00]

[主持人]:所以说这样一个出台,也是让我们看到了,对于我们中医药越来越重视了。[10:00]

[孙耀志]:是。[10:00]

[主持人]:我们有没有在这方面做什么部署呢?[10:00]

[孙耀志]:我们仲景宛西制药过去是一个非常小的中医药工业企业,从2001年启用仲景商标以后,通过仲景品牌,因为张仲景在我们南阳,打仲景品牌提出以后,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由一个小中药企业现在形成一个集团、形成一个产业,就是仲景大健康产业,现在我们形成六个板块,这六个板块仲景工业,就是仲景宛西制药,生产的有仲景牌六味地黄丸也好、仲景牌逍遥丸也好、还有我们的天智颗粒,还有儿童的太子金颗粒,我们在安徽亳州还有一个中药饮品,我们自己的大药房也好、我们自己的医院也好、全国的大药房、医院,再有单味饮品进入家庭,像菊花也好、金银花也好、连翘也好、黄芪也好,或者我们宁夏的枸杞也好,进入家庭泡茶也好、中药也好,安徽亳州张仲景医药饮品公司,工业我们有两个企业,仲景工业。为了把我们仲景工业的产品做好,我们在1998年就开始,在我们全国河南、安徽和四川三省六地建了六个基地,我们仲景牌六味地黄丸我们建了六个基地,我们向全国提出来“药材好,药才好”,这六个字,这叫仲景农业,这是第二个板块。[10:01]

[孙耀志]:我们第三个板块是仲景商业,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我们现在是已经到2016年的12月份在全国有531家药店,就是张仲景大药房,还有200多家张仲景国医馆,河南是多数,是三省一市,河南、黑龙江的漠河和伊春,还有海南的三亚的清水湾和陵水,还有北京的丰台区的总部基地,三省一市有531家大药房,有220多家张仲景国医馆,这是第三个板块。[10:01]

[孙耀志]:第四个板块是仲景食品。仲景食品中我们中医药,前面讲了文化,中医药讲药食同源,像我们早上喝的稀饭,毛豆、花生也是中医药,我们吃的调味品、萝卜、白菜,甚至羊肉,也是中医药,我们利用药食同源的材料我们又建了两个食品企业,在我们南阳有仲景大厨房股份有限公司,还有在黑龙江以大兴安岭北极蓝蓝莓建了一个大兴安岭北极蓝食品有限公司,现在产品有两大类,第一大类就是仲景牌香菇酱,还有北极蓝蓝莓酱,这是走进千家万户的。第二类,就是我们利用现在的科技在仲景大厨房生产的给全国食品企业的调味品,花椒、八角、生姜、大蒜,提的花椒油也好、大蒜油也好八角油也好,像双汇、康师傅食品厂配套,这是两大类,这是仲景的食品。[10:01]

[孙耀志]:第五个板块就是仲景医药。我们建有南阳市张仲景医院,未来还在我们郑州要建河南张仲景医院,所以规划的,在河南建河南张仲景医院,要在三个地方建三家张仲景医院,都是在1000张床位以上,这是仲景医疗。[10:01]

[孙耀志]:第六个板块就是仲景养生。随着我们中国的老龄化,老龄化当中我们如何利用我们仲景文化,就是刚才上面我讲了,中医药在治未病方面,在防病方面,少得病、不得病,再一个,老年人嘛,在康复方面,所以我们仲景医疗板块我们规划的是张仲景养生院,我们规划三家养生院,目前已经建好一家,就是漠河北极村张仲景养生院,已经运行两年了,2015年正式运行。河南伏牛山张仲景养生院也建了一部分,河南张仲景养生院正在规划设计,医院后半年可以筹建。[10:01]

[孙耀志]:所以仲景宛西制药现在大健康产业形成这六大板块。[10:01]

[主持人]:刚才听完您讲之后,内容非常丰富,刚才您也一直在提到,有我们张仲景国医馆、张仲景医院、张仲景养生院,能问一下我们企业和张仲景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渊源吗?[10:01]

[孙耀志]:因为张仲景是在东汉时代,在1867年前张仲景出生在南阳,他从小立志学医,治病救人,在那个时代由于他的医术高超,得到当时皇帝的嘉奖,叫他到湖南的长沙当太守。为什么张仲景医德非常高尚呢?因为他当时除了战乱以外,伤病很多,辞官从医,回到南阳当医生,他说不为良相、宁为良医。所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这两部巨著,现在还是我们国内也好,包括日本、韩国从事中医药的教学大纲,名老中医要看病或者民间经方200多个方子,一直还在为我们人民康复保健服务。[10:02]

[孙耀志]:宛西制药启用仲景商标以后,我们有责任来弘扬他、来传承他,而且还要创新他。我们今年在整个集团会议上我就讲了三句话,作为我们集团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长远、长期要把这三句话作为我们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我们要去做好的事,“学习仲景,传承仲景,创新仲景”。“学习仲景”,就是学习张仲景的医德高尚品德,学习他的医术,治病救命。“传承仲景”,就是把张仲景的医术,把他的200多个方子如何做好成药,我们的医生如何学张仲景的医德给人们看病,我们的养生院如何学张仲景,要人们尊重自然、防患于未然,按照春夏秋冬、劳逸结合、三顿饭的饮食也好、休息也好,如何尊重自然、不得病、少得病,构建一个大健康产业。所以我们启用了仲景品牌,我们就有这个责任、有这个义务来学习、传承、创新,尤其是在创新方面,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第一个30年以后,我们中国到2020年已经达到小康,小康以后人们吃饱了、也穿好了,房子也有了,车子也有了,人们追求向往什么,到了老年社会,更主要的人们向往是健康,所以健康产业应该说我们非常大的产业,而且对人们是人们需要的是好身体,从儿童到老人,所以说我们这个产业,启用仲景品牌以后,如何把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去给他传承、创新,在我们这里发扬光大下去,这是我们的责任,这也是我们的使命。[10:02]

[主持人]:对,您刚刚也提到了,我们现在需要学习、需要传承、需要创新,您刚刚重点提到了我们现在要着重来提创新这块,在创新这块我们又是如何来做的呢?[10:02]

[孙耀志]:创新这一块应该说,像我们在这六大板块里面都始终贯穿着创新,在中医药工业方面,我们如何用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设备,现在的计算机,当时我们的老祖宗把中医药用沙锅熬药,我们现在用什么?除了用不锈钢,我们用计算机电脑来控制它的恒温,达到什么,把计算机互联网都用上了,提高它的品质,这是在技术方面。我们在生产方面,用现在我们的先进技术,用科技,全部是自动化的,过去老祖宗什么,现在全部是自动化了,这是在工业上。在农业上我们也有创新,过去我们1800多年前中国是怎么样,最早大概我们还是几千万人,现在我们十几亿人,中药医生资源是有限的,如何为13亿人服务,大部分我们还要出口,我们中药材如何把野生变家种,如何为咱们中医药产业服务,为咱们13亿人健康服务,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建一批基地建设,宛西制药搞的最早,宛西制药是1998年搞的,咱们国家食品药品是2000年的福建会议上提出来的,这是我们宛西制药先走一步,确实是创新。[10:02]

[孙耀志]:像张仲景大药房里面,我们就设有国医馆,不但有国医馆有名老中医看病,还有推拿、针灸,还有艾灸,把张仲景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这是仲景商业。像我们在仲景大厨房,香菇,既是吃的,香菇做汤增加营养,像北极蓝花青素非常高,主要的功能是,一是对孩子们眼睛视力的保护,花青素还美容,对小姑娘们非常好,最主要的野生蓝莓养颜、美容还增白,我们通过把这些东西做成现代的食品,搬上餐桌、搬上家庭,对我们人有好处,食品我们也进行创新了。当然医院或者养生院,现在除了老祖宗用的望闻问切外,我们还把西方现代的磁共振也好、CT也好、心电图用上,望闻问切之后加上这个,不是病确诊的更快嘛、更准嘛,治疗效果更好嘛,所以这都是创新。[10:02]

[主持人]:您讲到创新,也讲到了传承,据我了解到,今年1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一个《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这个意见,想问一下对于这个意见的出台您是怎么看的呢?[10:03]

[孙耀志]:我看了好几遍起码我现在看有5遍以上,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工程的纲要,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教材,再到大众,我认为作为中央、国务院出台的非常及时,因为我们现在13亿人了,我们要实现健康中国,我们不能等我们人都有病了再去治病,这样一是增加痛苦,二是给国家医保也增加了很大的负担。如何让我们13亿人了解我们中华的文化,如何在防病方面,如何尊重自然规律,春夏秋冬,什么时候该穿什么衣服,像现在百灵鸟,工作再忙,晚上是不是到一定时候12点前必须休息,不能12点以后不休息,2、3点还在干,这是自然规律,违背自律规律还得病,这都是遵循中华文化。所以国务院出台这个,一个是关怀我们13亿人民,再一个,从国家的财力上,也能解决,意义非常深,非常远大,所以我们宛西制药在传承中医药文化方面,也是我们国家最早一批2009年我们国家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我们建有仲景医圣苑,仲景医圣苑我们当时建的,有个仲景百草园,有一个医圣山,医圣山上有一个18米的雕像,我们还有一个仲景文化广场,医圣山里面大概有800多种中药材种植,我们说是科普知识,一是对大众进行科普,第二,对我们中医药大学的硕士、博士生,我们在全国设了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生、研究生奖学金,所以他们到我们企业以后也是一个实习基地,他在大学看植物标本跟到实地看完全不一样。再一个,我们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以后,今年2017年的2月14日,我们阴历的正月十八,老祖宗张仲景医生诞辰1867周年,我们去祭拜,我们从2006年开始举行这个活动,现在在我们当地方圆已经成为老百姓自发的了,每个月的初一或者十五,老百姓自发的要来祈祷,要来给老祖宗上个香。正月十八这一天,除了在我们国医馆、在我们广场名老中医看病外,我们当地的方圆非常远的能有6—8万人来祭拜仲景,来参加祭拜,而且我们企业还组织演三天大戏,从正月十六到十七、十八,现在从我们企业开始,我们05年建成,06年的正月十八开始祭拜,也就是短短的12年,现在已经在当地形成一个自发的宣传、教育,人们精神寄托的一个重要的活动场所。[10:04]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我们现在也是有一个宣传基地,更好的把我们这个传播出去,我们在这块对于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又是起到怎么样一个作用呢?[10:04]

[孙耀志]:像2001年启用仲景商标,我们在为仲景,刚刚说中华医圣园里面有百草园、有医圣山,有18米的张仲景的花岗岩雕像,在我们公司这个院里还有100亩的仲景文化广场,不光张仲景,还有我们的黄帝站在中间,还有各个时代的,孙思邈、李时珍、葛洪等十大名人,在我们宛西制药的工业基地里面。像我们南阳张仲景医院,我们张仲景医院有一个浮雕墙,应该是高10米、长189米,全部铜浮雕,把张仲景的生平五大部分,从小立志学医,到最后著书立说,有一个铜浮雕墙,在全国也是第一个。像在我们张仲景大药房,张仲景国医馆里面都有一个张仲景铜的坐堂行医看病,都有一个铜的雕像,作为我们来说,我们仲景宛西制药启用仲景商标以后,我们在仲景文化推进方面,从南阳,到郑州大药房,包括到全国,北京也好、黑龙江的漠河北极村也好,海南的三亚清水湾也好,都有铜像,感觉我们是应该这样做的。当然我们还有文化投资,在各种媒体上宣传,应该说我为传承弘扬仲景文化在资金方面,应该从2000多年我筹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我感觉非常值得,传承弘扬这个,我作为一个企业也值得,我投入了,当然我也得到了回报了,我宣传了仲景文化,我建了广场,包括媒体宣传也好,当然我这个企业近10几年的发展,每年都是两位数递增,整个健康产业发展非常好,我说这是老祖宗的保佑、医圣的保佑。[10:04]

[主持人]:我们也是在推广文化的同时把我们的企业更好的推广出去。也知道,我们现在这个企业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一个医药产业链,您是如何把我们现在都在说的一个大健康产业链融合到我们张仲景中医药文化当中呢?[10:04]

[孙耀志]:应该说现在我们作为仲景大健康产业,结合咱们国家的健康中国这个发展战略,确实我们还任重道远,尤其我们在后两个板块,也刚刚才起步,才建了一个医院,才建了一个养生院,起码我们在2020年建三个医院、三个养生院,只完成了30%,这是在后两个板块。当然在我们中医药工业方面,我们如何把张仲景的经方,甚至我们黄帝内经其他的民间经方开发成成药,还有很多的工作,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作为我们大药房来说,我们去年达到531家,今年我们定的目标是,今年突破700家,到2020年我们要突破1000家店,为社会服务。这样的话,前边最早又回到中药材的建设问题,建好以后,好的医药企业也好,好的医院、好的养生院,最好的是我们的药源,好的中药材才能做好药,再好的医生没有好药材也不行,所以中药材的种植,我们如何去建好药材基地,引导药农去科学的、尊重规律的,不施化肥,用好农药,种好中药材,确保中药材质量,这都是非常大的任务,不光我们企业弄,我在这里也号召咱们全国,我们同行也好,尤其广大的药农,如何对中医药产业负责,就为这个中医药产业,因为中医药是为人们治病救命、康复保健,所以一定要把药材这个源头,全社会都来关心它,野生变家种如何种好,一是尊重自然规律,适生的要种,而且不能急功近利,大量用农药、大量用化肥,要保证中药材、中药饮品的质量。[10:05]

[主持人]:我们新媒体发展非常迅速,您认为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如何利用新媒体更好的传播我们的中医药文化呢?[10:05]

[孙耀志]:应该说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过去我们有纸媒体各种报纸、杂志,再一个是电视,我们人民网,由开始的人民日报,又增加了人民网以后,应该说我现在每天看人民网和人民日报,肯定看人民网更多了,因为方便,一个手机都解决了。所以下一步我们企业宣传方面,如何利用互联网时代,把我们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叫人们如何防病治病,有些保健知识,治未病知识结合,也是我们利用现代媒体宣传中医药文化,去宣传人们的健康意识,自我保健意识,确实是利用互联网时代,确确实实对中医药推广,我相信只有更快、更广,而且更方便、更实际,当然我们一定要做好它,如何让人们科普化、口语化、大众化,让他听得明白。人们能有些防病方面,尊重自然规律方面,自发的这样,所以这一点我想光我们一个企业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应该全社会,我们党和政府、宣传教育部门,都得共同努力,我相信通过今年的努力,结合现在的媒体网络,我想我们中医药的复兴、中医药的振兴,对我们健康中国也好、13亿人的健康中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10:05]

[主持人]: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要用好新媒体,用好网络,来把我们这个更好的推广出去。[10:05]

[孙耀志]:是。[10:06]

[主持人]:我这边也了解到,我们现在大家都是非常普遍也看好我们健康产业,马云曾经也说过,下一个能超过我的人,一定是出现在健康产业里面。您认为面对很多的其他企业家也都关注到我们健康领域当中,您这块又是如何看的呢?[10:06]

[孙耀志]:我认为是好事,包括马云是网络方面阿里巴巴搞的非常成功,在美国上市,包括咱们他是做互联网的现在要加入健康产业,包括咱们万达的王健林,要把全国好多大的城市要建立医院,利用互联网技术,利用大城市大的商场、超市方面,我觉得是个好事,这说明人们已经重视到,不光我们从事中医药的企业,现在互联网的企业也好,或者是我们的地产企业也好,认为健康产业未来是最大的产业。所以有好多分析就是,到2020年中国的健康产业大概8万亿—10万亿,到2025年应该是15万亿—20万亿,人们追求健康,人们经济发展了以后,就是为了人们工作、生活,生活就是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中国党和政府提出,我们要2020年要达到79.5岁,我们在2016年是76岁,还有3.5岁,我们到2030年要达到世界的最高年龄的话,女同志是85岁,男同志是84岁,所以我们有很多,所以健康产业也好,包括我们现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现在和发达国家比还有差距。当然我们现在国内,像我们的香港、上海已经跟国际接轨了,达到85岁、84岁。[10:06]

[主持人]:您觉得是没有问题的。[10:07]

[孙耀志]:对。[10:07]

[主持人]:您觉得我们如何更好的达到这个目标呢?[10:07]

[孙耀志]:一是文化,这个宣传,第二个,促使中医药工业、中医药的企业产业,包括西医西药的企业,如何去做好,第三个,我们的党和政府对健康产业如何给它出台相关的政策,我想从宣传教育,从我们产业上,党和政府如何在这方面出台相关的政策,来保护他,来扶持他,来支持他发展。[10:07]

[主持人]:也希望我们中医药健康事业能够越来越好的发展,进入一个更好的快速的轨道当中。今天也非常感谢孙代表今天做客我们的演播室,感谢您的关注。再会![10:07]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