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疾病>五官>鼻科

小儿常感冒查查过敏性鼻炎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3/11/28
3478
分享:
    每当天气变冷,或花开花落的季节,许多小孩常常喷嚏不断、流鼻涕或鼻塞,并伴有头痛、乏力等症状,严重时一天要用掉好几包纸巾。此时,不少家长会认为是孩子体质差,所以经常伤风感冒。给予抗生素、感冒药治疗后,仍不见好转,且时好时犯。其实,过敏性鼻炎容易跟感冒混淆,如果小孩经常感冒,且用药很久均不见好转时,家长应警惕孩子可能是患了过敏性鼻炎。

  症状相似易混淆

  许多小孩因本身是过敏性体质,感冒时常伴有“过敏性鼻炎”症状,表现为:连续打喷嚏(10个以上)、流鼻涕、鼻塞、鼻痒、头痛耳鸣、嗅觉减退和疲劳乏力(类似患了重感冒),并伴有上腭、咽喉、外耳道、眼睛和皮肤等处奇痒等症状。

  因过敏性鼻炎与感冒的症状十分相似,故两者容易混淆,使得有些感冒难以辨别。不过,两者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从致病途径上看,过敏性鼻炎是由吸入外界致敏源引起的过敏反应,感冒则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掌握要点细分辨

  虽然过敏性鼻炎具有与感冒相同的四大典型症状,即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但只要掌握要点,仔细观察,两者还是不难区分的。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单分辨:感冒通常伴有喉咙痛、咳嗽等,严重的还会发烧、头痛、全身酸痛甚至恶心、腹泻;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则是阵发性打喷嚏、流鼻涕、鼻痒、鼻塞,或伴有眼痒等眼部过敏现象。

  鼻内窥镜可确诊

  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如不及时治疗,可诱发鼻息肉、鼻窦炎和中耳炎、支气管炎及过敏性哮喘等多种疾病,故家长不可轻视。

  如家长怀疑小孩感冒的症状是过敏性鼻炎,可直接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通过鼻内窥镜检查可确诊。应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本身就有鼻炎隐患者,如患有鼻中隔偏曲、慢性扁桃体炎的,当出现类似“感冒”症状、反复发作、不能断根时,疑为过敏性鼻炎。

仲景牌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避免接触过敏源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过敏性疾病,过敏源及环境污染物的吸入或是气候变化、呼吸道受寒,加上自身的过敏性体质,都极易诱发过敏性鼻炎。治疗上应避免与过敏源接触,口服抗过敏药物,或局部喷鼻。

  冷水洗鼻防感冒

  近期,随着冷空气的不断造访,天气突变,鼻炎、感冒患者激增。用冷水洗鼻可增强鼻腔耐寒能力、滋润鼻腔黏膜,并能有效预防过敏性鼻炎发作。

  方法:用手捧起一捧清水,轻轻吸入鼻内,再擤出来,反复几次。可先用温水清洗一次,使鼻腔适应水温,然后再用冷水反复冲洗,最后用拇指和食指掐住鼻梁,上下依次揉搓20~30次。

  儿童洗鼻时要确保其有独自动手能力,开始洗鼻时要有家人陪同,以免出现意外。

  感冒慎用麻黄素类药物

  小儿感冒最令人讨厌的就是流鼻涕,有些家长病急乱用药,常会使用多种滴鼻剂,且超剂量、超频率使用。尤其是麻黄素滴鼻液,过量使用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头痛、眩晕、耳鸣、烦躁不安、寒战或发热、颜面潮红、出汗、口干及恶心呕吐、腹胀、血压上升、心悸、心律失常等。

  因滥用麻黄素而发生药源性小儿鼻炎的病例也非常多见,患儿常表现为鼻腔干燥、鼻甲肥大、鼻塞或鼻涕涟涟,并伴有头晕、眩晕等症状,严重者可致药源性鼻窦炎。因此,家长应谨慎使用麻黄素类滴鼻液。

  麻黄素类药物有中药麻黄、含麻黄素的百喘朋和复方呋喃西林滴鼻液等,用药初期家长应予警惕,尤其是体弱多病的患儿。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