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的耳咽管比成人的短,而且粗直。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常在感冒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时发病,局部 检查多有鼓膜充血,混浊呈毛玻璃状,失去正常光泽,那么儿童中耳炎的病因是什么呢?
(1)小儿咽鼓管位置低、平,管腔短、粗,卧位吸乳易呛咳,使乳汁误入中耳;
(2)咽鼓管软骨部较柔弱,不能自行开放;
(3)中耳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
(4)扁桃体感染后水肿、增生,易堵塞咽鼓管咽部开口;
(5)腺样体内存留细菌和病毒,可直接或间接引起中耳感染;
仲景牌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6)乳突气房发育不全,空气储备量不足;
(7)2岁以下幼儿常有间质或内芽组织,呈活瓣样阻塞耳咽管;
(8)小儿易患鼻部及上呼吸道疾病,影响咽鼓管功能;
(9)小儿中枢神经正处在发育阶段,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力低下,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是:清除中耳腔积液,恢复咽鼓管功能,清除病因病灶,重视变应性和免疫 反应性治疗,防止复发。
小儿得了中耳炎,直接危害到小孩的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请家长朋友们注意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 不要轻易的误了孩子的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