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热,为了让宝宝远离疾病困扰,开心度夏,仲景宛西制药联合健康大河南特别邀请到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专家团队,儿科主任朱珊教授,副主任黄可丹教授,副主任张辉果教授,护士长周莉莉副主任护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问题一:进入夏季后,气温明显升高,宝妈们都非常关心夏季孩子容易发生哪些疾病?生活当中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请朱主任为宝妈们解答一下吧。
朱珊教授:谈到夏季多发疾病,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夏季的特点。中医认为暑是夏季的主气,正常的暑热称为六气,但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暑邪是夏季重要的致病因素。此外,湿邪、热邪、风邪、疫疠之邪所引起的疾病也较为多见。
一、呼吸系统疾病
最常见的就是感冒,亦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发热、鼻塞、喷嚏、咳嗽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因夏季室外气温较高,室内空调风扇温度较低,室内外温差大,容易造成感冒。比较常见的有风寒、风热、暑邪感冒之分。
症状方面,除上述共有症状外,风寒感冒伴有恶寒(怕冷)、无汗、流清涕等;风热感冒伴有恶风、有汗、流浊涕等;而暑邪感冒多夹湿邪,会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身重困倦等湿热的表现。
治疗上,90%以上感冒多为病毒性感染引起,所以一般不需要应用抗生素。临床上针对发热症状,体温
若孩子反复高热,精神差等,应及时医院就诊。
二、消化系统疾病
夏季气候炎热,容易造成食物变质腐坏,孩子饮食不知自节、贪食生冷,伤及脾胃,易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一系列症状。
腹泻表现为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多为病毒感染引起,占腹泻的80%,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可选用小儿泻速停冲剂、肠胃康颗粒等。同时注重补充液体,因为儿童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比例较大,腹泻、呕吐会导致体内水液大量丢失,容易出现脱水,建议口服补液盐。
腹泻表现为粘液或脓血便,多为细菌感染引起,如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此时可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同时也要注意防治脱水。
两种腹泻均可以选用蒙脱石及益生菌制剂。
预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少食生冷及冰制食物。
三、传染病
夏季天气炎热,温、湿度较高,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体繁殖速度快,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儿科比较常见有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
1、手足口病
本病是由柯萨奇病毒、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可经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本病传染性强,容易流行,但一般预后良好,大多数一周左右痊愈,少数重证可危及生命,所以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重症的早期识别。普通病例除发热、口腔疱疹外,手、足、臀部亦会出现皮疹。重证病例多由EV71病毒感染所致,且5岁以下年龄段比较多见,主要表现为高热不退,伴有头痛、烦躁、呕吐、嗜睡、易惊、肢体抖动、甚至昏迷抽搐等。在护理此类患儿时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精神、体温、心率、呼吸、手足口腔疱疹等病情变化,如发现患儿精神较差,频繁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对重症病例及早进行救治。
2、疱疹性咽峡炎
引起本病的病因和手足口病相类似,20多种肠道病毒均可引起疱疹性咽峡炎。二者均可伴有发热、咽痛等症,都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皮疹的分布不同,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咽部充血,在软腭、悬雍垂等部位可见疱疹,疱疹破溃后可形成溃疡,但不累及手足及口腔以外部位。一些人可能认为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情比手足口病轻,但临床上手足口病病情相对重主要是由于它的并发症相对严重,但对疱疹性咽峡炎也不可放松警惕,临床不排除一些特殊的情况。
预防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障孩子睡眠充足,适量户外活动,不要过度疲劳反而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勿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如疑似或确诊患儿,应及时就医,不建议自行购买药物服用,以免贻误病情。
饮食方面:儿童饮食应合理搭配,切忌过食辛辣及寒凉之物,患病期间,宜清淡流质或软食,适量多饮温开水。
四、皮肤病
儿童皮肤的免疫屏障未臻完善,抵御外界损伤的能力较弱。因此,夏季也是皮肤病高发的季节。如痱子、晒伤等。
痱子,即汗腺轻度发炎。天气炎热时,人体容易出汗,汗液不能及时排出,堆积在皮肤里,皮肤就会发炎,出现针尖大小的水疱、丘疹、丘疱疹,多发生在头、颈、胸、背等处。
如何预防:凉爽,注意防晒,室内可以开空调,空调温度调到26℃左右(孩子不出汗为宜)。
如何护理:1.清洁:勤洗澡,水温不要太高,跟身体的温度差不多即可。洗澡时可以轻轻擦拭,把堵住汗腺的角质层擦掉,汗腺畅通了,有利于痱子好转。2.透气。选择棉质、透气的衣物,局部尽量保持干燥,可以适当选用一些儿童型的花露水。
晒伤,又称日晒性皮炎,是皮肤经暴晒后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晒伤部位会出现红斑、水肿、水疱和色素沉着、脱屑,伴随烧灼感或刺痛感。
治疗:局部冷水湿敷或外用炉甘石洗剂等。
如何预防:外出要尽量在早上10点之前或下午4点以后,选择宽松透气面料衣物,多饮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