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上火,不同人群用中药不同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0/12/07
3820
分享:
    冬季天寒,人多喜欢呆在开着暖气的燥热室内,致使鼻腔、咽喉部位发干,导致上火;加之冬天人们喜欢进食牛羊肉来御寒,这些食物本身偏温,加上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配料,可谓是“热上加热”,人食用后体内容易积热,造成上火。为此,我们特请药师为我们谈谈冬季上火如何用药。

  ■实火、虚火,用药不同


  中医所说的“上火”泛指各种炎症,特别是头面部的炎症,如鼻黏膜、口腔黏膜、眼结膜、咽部等。虽然都是上火,但有虚实之分。“实火”多是因为气候原因所致的,如气候突然变化、空气干燥、沙尘等;其次是因为饮食引起的,如吃火锅、辛辣食物、过量饮酒等。一般表现为牙疼、喉痛、口舌生疮、口渴、便秘等。而“虚火”一般多因急躁、疲劳过度等原因引起,如果感觉燥热,或冒虚汗、口干、心烦、失眠、耳鸣、头晕等,就属“虚火”。“虚火”是阴阳失调,但不是因为阳气绝对过剩,而是因为阴虚而造成了阳盛假象。

仲景牌六味地黄丸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

    用药指导:“实火”自然需要清热泻火,牛黄类药物可降实火。“虚火”则应该以“养阴”为主,需服用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养阴润燥的药物。如果不分“虚实”,而简单地让“虚火”患者也服用牛黄类药物来降火,反而会使阴虚更甚。如有些女性的“上火”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一般在月经来临前就有心烦、失眠、长痘、生疮的现象。还有些女性常常手脚冰凉,吃了冷食或是受凉后都会腹痛腹泻,看上去像是“受凉”,却偏偏又口腔溃疡。这些都是典型的“虚火”表现,需要“养阴”才能真正“败火”。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