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中成药的前提是辨证论治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5/05/26
2113
分享:
    在日常热线和网上咨询中,经常有患者反馈“自己服用六味地黄丸后疗效不明显,而朋友与自己同样的症状服用就有效,是药物服用的不对吗?” 等这样类似的问题。那究竟什么原因使消费者认为“同样的病,同样的药,效果就不同”呢,仲景在线大夫帮我们揭开问题根源所在。

    中国传统医药学理论是用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润燥、 配伍、反畏等来解释其作用和用途的。中成药则是在经方和验方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工艺制成的方便患者携带服用的一系列药物。经方和验方在治疗疾病方面的特点是疗效好、见效快,但其前提是需要辨证论治。缺乏准确的辨证论治,这些经方验方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起到加重病情的相反作用。

    以最常见的腰痛为例,在临床上有很多治疗腰酸痛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右归丸、左归丸等。在如此众多的中成药中选用哪一种才最符合,需要依据年龄、痛疼性质、诱因等因素来区分。感冒就可分为阴虚、阳虚、阴阳两虚、肾精亏虚四大类引起的,其间还会挟有湿、瘀之邪。

    如腰酸痛肾阴虚证,其症状为腰膝酸软、盗汗、头晕、耳鸣等症状, 治疗则应以滋阴补肾为主,宜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左归丸等药物;肾阳虚证,其症状为腰酸疼,怕冷、四肢冰凉、小便多,大便不成形等,治疗应以补肾温阳为主,宜选用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如果将上述两类药物用错, 非但治不好腰痛病,甚至会加重病情。

    单单一个腰痛就有如此大的名堂, 更何况那些复杂多变的内科杂病呢,中医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 就是因为某些内外因素致使体内的气、血、阴、阳出现偏性, 如气虚、阴虚等。中医就是利用中药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使其达到最终的平衡。由中药材组成的中成药同样具有 一定的偏性。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 因此,滥用中成药是对健康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只有在中医辨证论治 的指导下使用中成药,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