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家庭存药用前“温一温”更好

来源:39健康网发布时间:2015/01/16
2250
分享:
    冬季气温低,不仅人会怕被冻伤,有一些药品也是怕“冻伤”的。所以,冬季一定要检查检查家里的小药箱,否则一些药品受到寒气的“侵袭”,其质量和疗效都会大打折扣,威胁人体健康就不好了。

    所以,当温度过低时,尽量不要把家中的药品存放在气温较低的阳台或地下室中。药箱内的药物一旦出现开裂,凝固等情况,就不能再食用了,要尽快拿到户外丢弃到分类垃圾桶中。其次,在家中可以定期用温度计测量室内的温度,如果出现室内温度低于10℃时,要尽快把室内升温,温度最好控制在15℃到20℃之间,这样可以保证药物不受低温侵袭。

    具体来说,冬季如何储存和使用药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防冻

    药品一般要储存在0~30℃的环境中,方能保证其质量和疗效;一些生物制品,如胰岛素、疫苗,需要在2~10℃保存。而冬季气温低于0℃时,可能会让一些液体药物冰冻,因此要注意为药品防冻保暖。

    2、防风化变质

    冬天气候比较干燥,湿度较低,药品的储存需要一定的湿度条件,一般应该在45%~75%之间,否则容易使药品分化变质,同时注意密闭保存,以免因风化变质,常见药物有硫酸可待因、明矾、硫酸阿托品、硫酸镁等。

    3、有些药品不宜放冰箱

    如外用的乳膏,若保存温度过低可引起基质分层,影响软膏的均匀性与药效,室温存放即可;此外,糖浆剂、颗粒剂也不宜放冰箱内保存。

    4、摇匀使用

    一些液体药品,如口服液、糖浆剂等,在低温环境中容易出现析出、结晶等,从而导致液体药物浓度不均匀,导致局部浓度过高,局部浓度过低,影响疗效,还会增加不良反应。在使用前要注意摇匀。

    5、适当加温

    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中,有些药品对胃肠道刺激较强,且不便服用,特别是对老人、儿童等,可对一些遇热相对稳定的药品适当用温水加温,但注意不要用热水,更不能够直接加热,以免导致疗效降低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