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选择儿童退烧药?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3/03/20
3459
分享:
 儿童发烧是常有的事,也同时是家长最紧张最头疼的事,高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而市场上的小儿退烧药也是琳琅满目,有的还会引来不良后果,那么如何正确选择退烧药呢?

  儿童发热需要使用退热药吗?

  在小儿出现发热时,家长既不要惊慌,也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先掌握小儿的体温,再根据具体情况用药。当肛温超过37.8℃或腋下温度超过37.4℃时,才确定为发热。发热是许多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的外部表现,是人体对致病因素的自卫性反应,有积极的一面,它可以加快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促使白细胞增多,促进抗体的生成及肝脏的解毒能力等。当然,发热能使小儿神经兴奋性增高,出现烦躁、哭闹,容易导致婴幼儿抽搐;过高热(持续40℃以上)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甚至出现昏迷。因此,当小儿发热时,需要尽快明确诊断,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一般来说,儿童体温在38.5及以下℃,精神状况好,无不适感觉,或2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下列情况需用药退热:1)当儿童体温超过38.5℃,精神萎靡不振,烦躁或现痛苦时;2)体温39℃以上的高热,因容易引起儿童惊厥:3)6个月以下儿童发热高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用药退热。现在一些父母对儿童发热普遍存在着恐惧心理,容易不恰当地使用退热药物,这样反而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物理降温方法有哪些?

  物理降温方法有:多饮水、降低室温(夏季)、脱去过多的衣服、确保患儿处于凉爽(但不寒冷)通风环境中。WHO不主张传统的在高热时应用冷、温水或酒精擦浴的降温方法,研究证明这种方法违反了生理机制。冷、温水擦浴可加重肺炎等疾病症状;酒精擦浴则可经皮肤吸收,使婴儿产生酒精中毒症状。但是,我认为在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同时,适当用温水擦浴,还是可行的,但不要擦浴枕部及胸部。

  如何选择退热药?

  儿童使用退热药需根据年龄、病情和健康情况选用恰当的品种、剂型和剂量。须注意:1)儿童用药不宜使用成人药品或剂型,应该选用专供儿童使用的药品,譬如,退热滴剂、混悬剂和颗粒剂、栓剂等,它们具有分散性好,起效快,剂量准确和和便于使用等特点。2)儿童用药最好在医师或临床药师的指导下用药,不要自己购药使用。就是非处方药“优卡丹”(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说明书上也注明“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3)用药前必须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内容:药物成分、作用、禁忌证和配伍禁忌、用法用量(对应于不同年龄段和相应体重列出)、每日用药次数、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4)退热同时,须积极对因治疗。5)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不能连续使用退热药或加大用药药剂量,因为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6)退热药一般使用不能超过3~7天。7)不能两种退热药同用,会增加肾毒性的危险。8)注射给药除能加快退热外,并无其他优点,容易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所以除非必需,凡能口服者均应口服给药,或使用栓剂。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