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向抗菌药物说“不”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2/03/28
2028
分享:

  感冒、发烧,离不开头孢、阿奇霉素、罗红霉素之类的抗菌药。这几乎形成了一种共识。其实,是药三分毒。正是人们的这种随意和大意,才使得每年几十万例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居高不下,而这其中,抗菌药的滥用又高居榜首。

  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发出警示,如果再不遏制抗菌药物滥用的问题,将可能引发全人类的一场灾难。

  躲也躲不掉的抗菌药

  近日,网曝孩子吃诺氟沙星长不高,再次引发了用药争议。

  诺氟沙星是一种常见药,很多人都用它治疗拉肚子。殊不知,它也是抗菌药物的一种。据卫生部调查,我国的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达到70%。但实际上,真正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不到20%。前不久,在2012年全省医政工作会上,河南省卫生厅对医疗机构使用抗生素比例超标的情况也进行了通报:门诊抗菌药处方比例超标的有安阳市人民医院高达35%,焦煤中央医院为24%等。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超过70%的有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开封市儿童医院、安阳市心血管病医院、安阳市肿瘤医院、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洛阳市中心医院等。

  在医院外,抗菌药物同样被肆意的滥用着。抗菌药物本是处方药,没有医生处方或者药师的建议是不能随意使用的。但是,记者走访了多家药店,发现最常见的头孢类、罗红霉素类、阿奇霉素类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只要想买就能轻而易举的买到。

  随后,记者又以感冒、发烧、咳嗽为由,到多个小诊所看病,结果,这些诊所医生给记者配的药里,无一例外的都用了头孢、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类的抗菌药。而在诊所里输液的人们,也逃脱不了被滥用头孢等抗菌药物的命运。

  滥用抗菌药物危害大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康建说,滥用抗菌药物最大的危害是造成细菌的耐药。

  目前,人类研制抗菌药物的速度远远低于细菌耐药的速度,细菌耐药在不同菌株甚至不同种细菌中都会相互传播,细菌耐药在不同患者所携带的细菌之间也会传播,造成很多种细菌对某一种或某一类抗菌药物耐药,直接而非常危险的后果就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位如果生病感染了某种超级耐药菌,将无药可用,最终面临死亡。目前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已经出现了超级耐药菌,由此引起的感染,治疗难度非常大。

  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还在于给用药的患者增加了发生药物损害甚至过敏性休克的危险,对患者本人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抗菌药物分为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药物两大类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由于对抗菌药物了解甚少,所以默许自己或他人随意使用甚至滥用抗菌药物。

  郑州人民医院药物科主任胡幼红说,抗菌药物概念不等同于抗生素。抗菌药物分为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药物两大类,抗生素又有以下几大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克林霉素类、氯霉素类、多肽类、利福霉素类、其他类,化学合成抗菌药物又有氟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呋喃类等几大类。

  通俗地说,最常见的品种为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类等),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沙星类。

  敢于向抗菌药物说“不”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解决。

  针对医院内抗菌药物的滥用,卫生行政部门正积极加以治理。在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卫生部明确表示,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进行严惩。为此,医生在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时,应严格遵循卫生部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严格把握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不随意使用抗菌药物。

  康建说,医院外抗菌药物的滥用主要体现在药物治疗感冒、发热、轻微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这类疾病大多由于患者近期受凉、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的免疫功能下降引起的,首先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如果早期多注意休息、合理增添衣服和保暖、多饮水,很快就会恢复的。作为患者,一定要关注自身免疫力功能的恢复,而不应该随意或过早使用抗菌药物。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