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病人热射病最严重

来源:仲景健康网发布时间:2010/07/28
3502
分享:
    热射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持续闷热的气候,使人皮肤散热功能下降。因热量集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或中枢神经受到伤害,故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等。此外,患者还伴有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重症中暑症状。

  中暑的发生不仅和气温、湿度有关,还与阳光照射、风速、劳动强度、体质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

  根据病情轻重差异,中暑分为4种类型:①热失神,即在日光直射的情况下出现体温异常升高、大汗淋漓、意识在突然之间变得淡薄或消失。②热疲劳,由于患者流汗较多,水分和盐分的补给不足,导致脱水、疲劳等症状的发生。③热痉挛,此类患者除了体温较高、流汗明显之外,还有疼痛性痉挛的现象。④热射病,由于丘脑等高级中枢障碍或体温调节机能的丧失,使患者产生极度的意识障碍,体温升高超出40℃,烦热但不出汗,皮肤干燥、呼吸衰竭等症状。健康专家表示,热射病属最严重,也是最危险的情况。发生后如得不到及时妥善的救治,其死亡率高达50%,不可不防。

  关于热射病的预防,关键从中暑预防及轻症治疗入手。为此,可采取以下简易方法措施进行防护,如保持室内空气流畅,出汗后多喝淡绿茶水或淡盐水。气温过高时可采用冰袋冷敷降温,亦可经常用凉水冲冲手腕,降低血液温度等都能达到效预防目的。此外,对于不慎感受暑邪侵犯的患者,应在发病初期或轻症阶段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亦可尽早服用藿香正气丸等祛暑药物对症调治,以防后患。

  藿香正气丸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要药,由历代医家常用的“藿香正气散”演化而来。其方剂由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霍香油、紫苏叶油组成。方剂以广藿香挥发油为代表,气味芳香故善行气、醒脾、解表、化湿。诸药合用能解表祛暑,化湿和中,适用于口渴、无力、头晕、恶心、胸闷、轻度痉挛等中暑先兆症状的调治。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