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健康网>中医药>仲景文化

悬壶济世 | 医圣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来源:明哲文化 传统文化二十四品发布时间:2020/02/21
6769
分享: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之下的临床医学书籍,它能够融会贯通地把《黄帝内经》的中医理论运用到临床医学的实践中去,把辨证论治等原则大法,灵活而又具体地体现在对于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可以说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书中记载的几百首方剂,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受到历代以来临床医生的重用。宋代以后,随着该书的普及面越来越广,其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明清以后,医学界都喜欢称该书中的治病方剂为“经方”,尊称该书的作者张仲景为“医圣”。


QQ图片20200221174321.png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约生活于公元150—219年,东汉南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据史料记载,曾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又曾出任长沙太守,因此,后世有人以“南阳”或“长沙”代指其名。

 

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外戚与宦官相互争斗残杀的“党锢之祸”。军阀、豪强也为争霸中原而大动干戈。农民起义的烽火更是此起彼伏。一时里战乱频仍。百姓为避战乱而相继逃亡,流离失所。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许多人因此丧生。其中被称作“伤寒病”的瘟疫最为严重。


面对天灾人祸,以及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


11.png



他行医游历各地,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


这便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书的社会背景及其经过。



222.png


可惜由于当时的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张氏的原书并没有在当时广泛传开,经过大约近百年的时间,其中论述“伤寒”的部分,经由魏晋间王叔和的编排整理,作十卷,名为《伤寒论》,才逐渐流传于社会。而论述“杂病”的部分,则到了更晚的北宋治平年间,由校正医书局的孙奇、林亿等人,根据仁宗时翰林学士王洙从名为《金匮玉函要略方》的古传本蠹简中辑校出来的文献资料,重新加以整理校订,作三卷,名为《金匮要略方论》流传下来。

 

《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的突出贡献,应当是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在治疗的具体方法上,创立了发汗法、清热法、和解法、催吐法、攻下法、温里散寒法、回阳救逆法等丰富的治病方法,确定了外感病以六经为纲的辨证论治体系,同时还讨论了以“伤寒”为原始病因或诱因的各种变证的诊断和治疗,使外感伤寒病各个阶段的主证、兼证、变证的临床辨治体系趋于完备。



3.png


《伤寒杂病论》的方剂,一般都具有药味精简、配伍严谨、主治明确的特点,因此也都具有很高的临床疗效,诸如麻黄汤治疗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的外感风寒表实证,小青龙汤治疗痰饮兼外感,白虎汤治疗阳明发热,等等。都是久经临床验证、屡用屡效的治病方剂。另外,书中对治疗疾病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的记载也是丰富多彩的,除汤、丸、散剂内服和针灸治疗外,还有温熨、坐药、洗浴、鼻内用药、肛门用药、滴耳剂、浸足和食疗等多种治法,这些多种多样的治病方法,对晋、唐时期的临床医学影响很大。


《伤寒杂病论》的治病方剂使中药的复方剂型形成了相当的规模,而成为后世临床中医学的典范,后世医家将其所创制的方剂誉为众方之祖是不过分的。


张仲景作为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的临床医学大家,创造性地发展了《内经》的医学理论,使《内经》中有关医学的思想观念、理论方法、指导原则等内容与临床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其《伤寒杂病论》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临床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确立。张仲景对传统中医学的贡献是名垂千古的。


444.png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陈洪、徐兴无主编“中国文化二十四品”丛书《悬壶济世——医学与养生》,孙中堂、邓婷著)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提交后将在24小时内审核完成。如有违规言论将直接删除。)0条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